传承中华文脉,“中华好童声”接力老艺术家金话筒
2019年1月8日,由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举办的“放歌新时代——朗诵雅集”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戏剧、播音、主持、教育、影视等领域的朗诵家、表演家,以及全国十六个省区的朗诵团体负责人等百余名嘉宾出席年会。
活动受到了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市语言学会、东城区文委等有关领导出席并颁发了第五届“朗诵艺术贡献奖”。获此荣誉的个人是:著名播音艺术家,中国第一代女播音员葛兰;著名播音艺术家陈醇;著名节目主持人,中国第一代电视工作者陈铎。
“葛兰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自己的获奖感言。“中华文脉 薪火相传”,葛兰、陈醇、三位老艺术家把象征着朗诵艺术传承的三支金色话筒交给在“中华好童声”少年儿童经典诵读优秀人才展示活动等朗诵活动中获奖的毛东来、何一白、耿涵宁三位少先队员,全场反响热烈,响起经久不衰的掌声。
活动中,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主任瞿弦和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朗诵艺术界的重要里程碑——从第一个朗诵专业艺术团成立,到第一个朗诵研究会诞生;从第一届朗诵电视大赛举办,到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诗歌节,朗诵界有了最高规格抒发文化自信的平台……
瞿弦和表示,进入新时代后,朗诵艺术普及已呈铺开之势。全国范围内朗诵团体如雨后春笋,朗诵教育遍地开花。朗诵,正在潜移默化中,带给中国民众越来越多文化享受和精神力量。
为致敬多年来在朗诵艺术发展道路上默默奉献的幕后人士,年会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朗诵界代表人物周增勋、陈爱仪、奚伯先、叶咏梅、肖君、王平颁发了纪念奖杯。
书法家于恩东、李洪海现场泼墨挥毫,书写了“放歌新时代”为年会助兴。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相信2019年朗诵界将呈现更多优秀作品,迎接建国70周年,为新时代增添更多正能量。
年会以朗诵界特有的方式,在齐诵“放歌新时代”的朗朗诵声里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