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播影视培训中心疫情防控制度
一、防控要求
根据中央、北京市政府及朝阳区教委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应对疫情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坚决阻断疫情进校园、确保师生不被感染”为目标,科学制定学校开学前后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学校顺利复课,确保教职工和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防控保障
1、落实四方责任。
建外街道文教科: 13810302462
朝阳区教委巡查员: 13718017897
郎家园社区卫生保健站: 13718969203
学校疫情防控: 13718870391
2、建立组织领导体系。
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张磊(校长)
常务副组长:陈旭东(常务副校长)
行政组负责:李渤(副校长)
培训组指挥:陈沉
教务组指挥:刘征
学生疫情报告:司明
防控物资保障:贾志花
防控医疗咨询:于扬
3、建立家校联动体系。
通过班级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做好学生健康卡填写、自我防护、心理干预疏导、在校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
4、建立经费物资保障体系。
学校提前采购疫情防护物资,并保障开学后所需物资供应到位。
三、防控任务
(一)开学防控准备做到“四个到位”
1、摸底排查到位
要摸清教职工和学生情况,按教职工和学生分类登记,掌握活动轨迹、健康状况等。摸清全体师生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监测,汇总人员信息。
2、宣传培训到位
要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增强防控信心。宣传学校工作方案,引导教职工有序复工复学。及时破除社会各类有关疫情和复学的不实信息,加强心理疏导和理论教育,及时排解和疏导师生中存在的不良情绪,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实施。
3、物资储备到位
要提早储备学校疫情防控所需防护物资。安排好学校安保、保洁等人员。
4、重点场所消毒到位
按照规定开学前对校园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洁整治工作,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做好校舍室内空气、地面和物体表面等的消毒工作。
(二)开学后防疫做到“四个周密”
1、周密安排教职工复工时间,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筹划复课时间。
2、周密守护师生健康,落实“五项制度”
一要落实校园封闭管理制度。严格出入管理制度,在封闭管理期间,师生不得随意出入校门,如有学生患病等突发情况的,履行相关手续后,方可出校门。
二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启动入校体温检测制度,对全体师生员工每日最少进行两次体温检测(进校门时必须测体温)。
三要落实疫情报告及应急处置制度。随时掌握师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疑似新冠肺炎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等)的,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疾控中心和教委报告。
四要落实因病缺勤(课)登记和追踪报告制度。每日要统计师生的出勤(到校)情况,并做好记录。对因病缺勤(课)师生要及时登记报告,实行病因追踪。病愈后根据医院返校证明研究认可后方可返校。
五要落实健康教育制度。要向广大师生和家长宣传疫情防控健康知识,要做好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为师生提供心理干预和咨询。
3、周密管控集体活动,做到“三个严禁”
一要严禁聚集性活动。不举办任何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等聚集性活动。
二要严禁师生串岗串班。教师不得相互串岗串门;学生以班为单位管理,严禁串班,不得扎堆聊天,不得成群结队。
三要严禁校门口人员聚集。
4、严格教学场所管理
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对教室、办公场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每日消毒两次。对学生经常触摸的门把手、桌面等重点物品、部位要定期用酒精擦拭消毒。
四、防控举措
1、上班途中要求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要求
进入广播大厦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入室办公要求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参加会议要求
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
5、职工食堂进餐要求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聚集。
6、下班路上要求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7、公务采购要求
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8、工间运动要求
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9、公共区域要求
每日须对办公室外楼道、会议室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10、公务出行要求
专车内部及门把手每日用75%酒精擦拭。乘坐班车须佩戴口罩。
11、后勤人员要求
服务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与人保持安全距离。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
12、公务来访要求
佩戴口罩。进入办公室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疫情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接待公干。
13、传阅文件要求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14、电话消毒要求
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
15、废弃口罩处理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五、个人防护要求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 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六、公共场所防护要求
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野生动物接触。
2、保持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在人多的地方,商场、公交车、地铁和飞机等地方都是人流密集,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3、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4、外出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
5、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以上防护规定教职工须认真学习,严格落实。
北京广播影视培训中心
2020.2